news information
本站訊 按照水利部統一部署,12月9日10時,隨著山東段德州六五河節制閘緩緩開啟,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以下簡稱“北延供水工程”)啟動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調水工作,這是北延供水工程首次在冬季啟動調水。
本次調水是水利部和南水北調集團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的生動實踐,是深入落實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和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的具體措施。
北延供水工程采用雙線輸水格局,自穿黃工程出口,經東線一期工程小運河輸水至邱屯樞紐,線路長98公里。邱屯樞紐以下至楊圈采用西線、東線雙線輸水,東線、西線自楊圈匯合后,沿南運河繼續向下游輸水至九宣閘,最后匯入天津市靜海區的北大港水庫。本年度調水線路黃河以南利用東線一期工程、黃河以北利用北延供水工程東線輸水,從東平湖穿黃后由小運河至邱屯樞紐后沿一期工程引江線路即六分干、七一六五河過六五河節制閘(東線一期工程末端),繼續沿六五河向下游輸水,至牛角峪樞紐上游,通過潘莊引黃穿漳衛新河倒虹吸,于四女寺閘下入南運河,入南運河后繼續向下游輸水至天津九宣閘。自穿黃出口至天津九宣閘線路全長450.6公里。
北延供水工程自2019年應急試通水以來共開展了3次調水,累計向河北、天津調水2.48億立方米。本年度調水是保障津冀地區明年春灌儲備水源、確保糧食安全、鞏固河北地區地下水壓采效果所積極實施的常態化供水。本年度調水具有不同于往年的三個特點:一是調水量創歷史新高,穿黃斷面水量為2.72億立方米,向河北、天津調水2.16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二是調水時長為歷史最長,計劃調水時段為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5月31日,計劃提前實施,將持續輸水6個月;三是首次實施冰期輸水,本年度水量調度時段跨越冰期(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將首次面對冬季冰期輸水的挑戰。
華北地區是我國水資源短缺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經濟社會發展長期以過度開采地下水、擠占生態用水為代價。北延供水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供水能力,加大向北方供水力度,擴大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供水范圍,統籌水資源配置,緩解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持續推進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目標,提高天津、河北等地水安全保障能力,充分發揮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供水效益。北延供水工程進一步推動完善了南水北調工程“四橫三縱”的布局,為構建國家水網建設提供有力支持,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提供穩定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南水北調集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完成北延供水工程年度調水目標作為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的重要任務。按照水利部統一工作部署,提前謀劃輸水各項工作,加強極端寒冷天氣預測預報預警,及時修訂年度輸水應急預案,科學實施水量調度,守牢“三個安全”,保證一渠清水北上。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蔣旭光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工作,要求有效統籌好北延供水、安全生產與疫情防控,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年度調水任務,落實落細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優化調度運行方案,精確精準調度,要與沿線地方和有關部門加強協作,充分發揮南水北調河湖長制平臺作用,進一步提升工程綜合效益。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汪安南要求,要切實組織好北延供水各項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細化實化工作舉措,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工程“三個安全”。
為高質量完成北延工程供水任務,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及時下發年度調度計劃,開展輸水工作檢查。南水北調集團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做好任務分工,落實各級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確保安全高效完成此次供水任務。沿線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全力配合,扎實做好所轄工程河道清理、巡查管護、調度運行以及關鍵斷面水質水量監測工作。東線公司組織召開調水啟動會,組織沿線各管理單位提早落實調水準備工作,抓實抓細調水實施安排,結合沿線水情、工情及用水需求,制定東線北延供水工程調水實施方案,編制水量水質監測、工程管護巡查等工作方案,以及疫情防控、應急調度等專業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組織開展綜合應急演練,全力保障本次東線北延工程供水任務圓滿完成,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
作者:馮伯寧 責編:菅貞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