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在國家水網建設中充分發揮領軍企業作用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綜述
國家水網是集水資源優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系統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系。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十四五”時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為重點,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作為中央管理的唯一跨流域超大型供水工程開發運營集團化企業,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南水北調、國家水網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胸懷“國之大者”,確立了“志建南水北調、構筑國家水網”戰略使命,堅決扛起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的歷史使命和戰略任務。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加快構建國家水網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在水利部、國資委的指導下,南水北調集團立足“調水供水行業龍頭企業、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水安全保障骨干企業”戰略定位,堅持“兩手發力”,扛起市場化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國家水網建設國家隊、主力軍作用,創新模式、主動發力,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國家水網建設,以實際行動履行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的使命擔當。
加快暢通國家水網大動脈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水網大動脈,規劃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分別從長江下游、中游、上游向北方地區調水,三條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建成通水。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計調水突破628億立方米,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近1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為沿線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改善了沿線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水資源環境,促進了河湖生態環境復蘇,京杭大運河、滹沱河、白洋淀、南四湖等眾多河湖煥發生機,工程的經濟、社會、生態等綜合效益不斷彰顯,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要審時度勢、科學布局,準確把握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的各自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戰略安排,統籌指導和推進后續工程建設。
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運營主體,南水北調集團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從確保東中線一期工程“三個安全”、提升東中線一期工程效益、高質量推進后續工程規劃建設等方面加快完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布局,扎實推進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暢通國家水網大動脈。
東中線一期工程安全運行是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南水北調集團把南水北調安全融入構建國家大安全格局,加強東中線一期工程運營管理,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工程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強化工程調度運行,確保供水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加快提升東中線一期工程效益,從管理調水向經營調水、從管理工程向經營工程轉變,加快水量消納,優化供水結構,持續提升智能化水平,精確精準安全調水,加快構建起南水北調工程智能化調度指揮和運行監管系統。
南水北調集團始終心懷“國之大者”,高質量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大動脈,統籌國家水網總體布局,積極推動《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評估修編、后續工程規劃設計和有關重大專題研究。全力推動中線引江補漢工程于2022年7月7日開工建設,正式拉開了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的帷幕,去年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為拉動有效投資、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南水北調后續工程下一步工作思路,全力推進東中線后續工程規劃設計工作,全力推進中線防洪安全加固建設,積極開展中線沿線調蓄工程和總干渠挖潛擴能研究。
西線工程是國家水網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國家水安全、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南水北調集團積極開展西線工程重大專題研究和多方案比選論證,不斷凝聚各方共識,形成最大“公約數”,夯實西線前期工作基礎,加快促成西線工程早日開工建設。此外,南水北調集團還主動研究“兩手發力”籌融資和綜合開發推進工程建設的可行方案,拓展社會化、市場化融資渠道,發揮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綜合效益。
積極承擔骨干水網建設
按照《綱要》確定的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建設骨干輸排水通道的布局要求,積極參與江河骨干水網建設,立足打造國家水網國家隊、主力軍,聚焦國家水網重要控制節點、戰略性輸水通道,從主動參與控制性水利樞紐開發、積極推進骨干輸排水通道建設、積極布局國家重點戰略區域水網建設等方面,加快推進國家骨干網建設。
主動參與控制性樞紐開發。加強與水利部、發改委等部委和有關地方溝通協調,全面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參與大江大河控制性樞紐開發建設。
積極參與骨干輸排水通道建設。圍繞國家水網骨干輸排水通道,主動謀劃,密切跟蹤跨流域、跨區域引調水工程,積極參與開發建設,推進國家骨干網加快完善。
積極推進國家重點戰略區域水網完善。圍繞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要求,進一步完善重點區域水資源配置網絡布局,提升國家重大戰略區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主動謀劃南水北調東中成網互濟研究,推進永定河治理開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積極跟進重要城市戰略水源地等重大項目;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跟進骨干輸排水通道建設;服務東北振興,全面跟進東北水網重大項目;服務海南自貿島建設,積極跟進一批水資源配置等重大工程項目。
持續延展省市縣級水網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市場競爭,積極參與水源調蓄工程、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灌區工程、河湖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等開發建設,助力推進國家重大水網工程與區域水網工程的互聯互通,加快織密國家水網之“目”,提升水網覆蓋范圍和服務能力。
積極參與水源調蓄工程。重點參與列入《綱要》和《國家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的重點水源工程,加強項目儲備,穩妥參與一批區域重點調蓄工程,提升水資源調蓄能力。積極參與河南、山東、浙江、安徽、廣西等地方現代水網開發建設,在浙江、河南、山東、海南等地落地實施了一批水網工程項目,取得積極成效。
浙江省開化水庫工程是國家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屬于國家2020年及后續重點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及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工程由樞紐工程和輸水工程組成。目前,已完成工程總投資的66%,水庫大壩填筑工程量的80%,輸水隧洞掘進和埋管施工齊頭并進。
海南省定安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項目是水利部和財政部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42個試點項目之一,也是全海南省唯一試點項目。海南省水務廳將定安“水管家”模式作為“六水共治”示范已經在全省推廣。
新鄉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線項目是當地民生工程,將惠及沿線群眾約230萬人,極大緩解受水區供水壓力,有效減少地下水開采量,提高居民生活用水保證率。目前工程管道鋪設32公里,占總工程量的三分之一。
山東省臨沂小型水庫雨水工情監測項目包括臨沂市所轄12個區縣,共823座小型水庫雨量、水位自動測報和281座小型水庫大壩滲壓自動測報服務。目前系統運行良好,數據報送率和準確率均在99%以上。
南水北調集團還積極跟蹤安徽鳳凰山等重點水源工程規劃建設。圍繞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深入研究參與現代灌區建設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積極參與安徽、寧夏、遼寧、湖南等地的現代灌區建設。
突出融合創新發展理念
認真貫徹落實《綱要》確定的推進國家水網安全發展、綠色發展、智慧發展、融合發展、完善體制機制的要求,結合“通脈、聯網、強鏈”總體戰略,構建和布局涉水產業,推進水網與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及現代農業、生態環保、清潔能源、文旅、航運等產業協同融合發展,創新水網投資建設運營新的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做強做優涉水產業鏈,多業態提升水網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
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是南水北調集團推進國家水網建設的一大亮點。推進水網與水務產業融合,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推進水網與清潔能源產業融合,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推進水網與生態環保產業融合,推動水網綠色發展;推進智慧水利產業,推動水網智慧發展;創新工程管理體制機制,促進水網良性建設運營。
相繼組建了水網水務、清潔能源、生態環保、水網智科、文旅發展等子公司,推動深化體制機制創新,主動與上下游產業鏈、左右岸產業群建立協調會商和利益共享機制,利用水網工程資源優勢和集團品牌優勢、市場優勢、資金優勢等,協同開發周邊及密切關聯項目和產業,通過“調水+”創新水網投資建設運營模式,爭當現代水產業鏈的“鏈長”。
發揮好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的作用,南水北調集團一直擔當作為,不斷優化資金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在有效利用政府投資、金融機構貸款同時,“試水”發行公司債券,為更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打通了新的渠道。今年1月12日,首期20億元私募公司債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作為全國首單由水利央企集團發行的私募公司債券,獲得市場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在浙江開化水庫項目中,率先采用特許經營方式,特許經營期30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水利建設項目投融資改革試點工程。
全方位提高建設運營能力
南水北調集團科學規劃、系統謀劃集團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全方位提高國家水網建設運營能力。編制完成集團第一個戰略規劃,確立了“五個三”總體思路,提出了“通脈、聯網、強鏈”總體戰略,統籌提出“四步走”長遠發展安排,明確了三大發展任務和提升八項能力的總體部署,構建了“一主引領、多點布局、分層協同”的區域布局。
錨定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目標,緊扣“通脈、聯網、強鏈”的總體戰略,圍繞南水北調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積極拓展涉水主業布局,努力做強做優做大集團公司和國有資本。持續擴容“朋友圈”,加強與省級政府、中央部委、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支持子公司與市縣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拓展央地、政企、產融合作。通過戰略合作拓展市場、對接項目,提高戰略合作成果轉化效率,形成戰略合作與市場開發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體系。
圍繞南水北調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的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積極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全面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加快企業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切實增強集團在現代水產業鏈中的核心競爭力,著力增強保障國家水安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功能,著力打造安全工程、民生工程、戰略工程、綠色工程、科技工程、可持續發展工程、廉潔工程,積極塑造“中國南水北調”卓越品牌。
通過深入開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快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形成了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不斷提升企業經營質效和核心競爭力。
最近,集團黨組專門就細化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年度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建立月調度、季分析、半年總結的調度會商機制,按月召開重大項目經營調度會,按季度召開重大項目經營分析會,每半年聽取重大項目經營工作匯報,有效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各項工作開展,強化各部門、各單位協同聯動、統一調度,形成工作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南水北調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作用,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創新實施“調水+”、“工程+”綜合開發、融合發展模式,全力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參與國家骨干水網和區域水網、地方水網建設,以實際行動彰顯“調水供水行業龍頭企業、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水安全保障骨干企業”的使命擔當,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