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黄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制服诱惑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節水示范引領——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受水區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綜述
發布時間:2023-12-14   內容來源:集團公司網站
分享

本站訊 早在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南水北調工程時,又強調,“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統籌起來,堅持調水、節水兩手都要硬”“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把節水作為受水區的根本出路”。

筆者從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召開的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受水區節水工作推進會獲悉,通水以來,南水北調受水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調水節水兩手硬,節水工作在高位推動、示范引領,重點行動、細化措施,強化管理、剛性約束,提高水效、拓展空間,提升意識、全民節水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進一步降低達到38.7立方米,遠低于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進一步提高達到0.614,用水效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0.572,居全國先進水平。尤其是北京、天津,各項節水指標均名列前茅,代表了當前全國最先進的節水水平。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9年來,受水區各省市以南水北調通水為契機,充分利用價格機制和市場調節作用,進一步優化當地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以流域、行政區域為單元,推動建立不同空間層級的水資源管控指標體系,調整農業和工業產業結構和布局,壓減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發展旱作農業,推進高效節水農田建設;推進工業節水改造,嚴控高耗水產能擴張。創新水權交易措施,完善用水價格形成機制,倒逼農業、工業、居民生活等提升節水效果。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節約用水氛圍……

持續節水  根本出路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受水區地處黃淮海流域,是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

2002年,國務院批復《南水北調總體規劃》,確定“三先三后”原則,即“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強調要把受水區的節水放在首要位置。在建設期的十余年時間里,受水區依然“遠水難解近渴”,為解決貧水問題,受水區各地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到2014年12月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時,全國人均用水量增加了8%,同期除河南用水量有所增長外,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的人均用水量分別下降27%、21%、11%、8%;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73%,同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東分別下降82%、83%、77%、77%和79%;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全國比2006年提高15%,同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東分別提高7%、10%、8%、10%和15%;全國城鎮生活平均用水定額基本穩定,而同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東分別降低10%、25%、36%、21%和14%。為通水后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奠定了基礎。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后,受水區各省市從水資源嚴重緊缺變成了“緊平衡”,但我國水資源分布北缺南豐的格局沒有改變,節水仍是受水區必然的選項。

京津率先  起步示范

“缺水,曾一度成為制約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缺水,逼出節水。”說起節水這個話題,天津水務局水資源處(節水辦)處長魏素清眼神放光,有話想說:“天津的節水工作起步較早,而且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曾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第一個推行用水計劃管理、第一個出臺《節約用水條例》、第一個頒布《節水型企業(單位)標準》……多個全國第一,雖是形勢所迫,但也彰顯了天津節水的決心和力度。2010年,天津榮獲‘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稱號。南水北調水進津后,可用水量有了大幅度增長,我們在節水上不但沒有懈怠,而且多措并舉,久久為功,取得了更大的進步。”

“天津在節水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績?”在筆者的探尋中,魏素清如數家珍,一一道來。

“多年來,天津從實際出發,‘軟硬兼施’,全方位、多層次地不斷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近年來主要實施了‘四大攻堅戰’,即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非常規水源利用。”

農業節水增效方面,堅持適水種植、量水生產,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噴灌、滴灌等精準灌溉,稻蟹、稻魚等綜合種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722,位居全國第三。工業節水減排方面,堅持水資源優化配置與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步實施,淘汰、壓縮、改造高耗水行業,著力發展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業。推廣先進節水工藝、技術、裝備,形成了水源—工藝—產品產業鏈節水模式。全市工業重復利用率達到95%,全市16個區全部建成縣域節水型社會,市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全覆蓋,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人均生活用水量遠低于全國大中城市水平。

近年來,北京市先后出臺多部節水相關政策文件,大力推進生活、農業、工業、園林綠化、公共服務等領域節水,積極倡導“光瓶行動”,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污水再生利用和城市水生態環境的修復,節約用水的理念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如今,北京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都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節水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3月1日起,《北京市節水條例》正式施行。條例重點從明確節水工作原則和政府職責、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壓實節水主體責任、推動全社會共同節水、完善監管措施和法律責任等五個方面做出規定,通過進一步強化法治手段,加大對水資源利用的保護和監督。

北京市水務局法制處處長張亮介紹,對在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消防等公共用水設施非法用水的行為,將由水務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相關單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相關個人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除了“節流”,開辟使用再生水源也是北京節水工作的重要突破點。在北京溫榆河公園朝陽示范區內,一席巨大的水簾飛瀉直下,氤氳水霧讓公園更顯生機靈動。這一名為“飛瀑疊翠”的瀑布不僅是溫榆河公園網紅地標之一,還“兼任”了朝陽區清河第二再生水廠生產的再生水進入溫榆河公園的“關隘”。北京市溫榆河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再生水和雨洪水成為公園的生態水源,被用于景觀美化與植被灌溉,最大限度降低了園區新水用水量。

農業灌溉  精準智能

農業是用水大戶,節水潛力巨大。

自2014年通水至2020年,南水北調受水區節水灌溉面積累計達到11617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636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整體達到0.6以上,其中北京、天津達到0.7以上。北京、天津壓減了347萬畝灌溉面積,農業用水量減少5.7億立方米。河北省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238萬畝,推廣小麥節水抗旱品種面積累計達到3410萬畝,基本實現全省范圍內小麥節水品種全覆蓋;山東省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400余萬畝,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6113萬畝;河南省建設高標準農田312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00萬畝。河北、山東、河南3個產糧大省,耕地畝均灌溉用水量僅為170立方米,低于三省制定的作物灌溉需水定額標準,在農業用水量減少22.2億立方米的情況下,耕地灌溉率改善提升3.2%,糧食產量增加14.1%,有效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

11月29日,筆者走進武清區南蔡村鎮糶糧務村的農業園大棚,地面上除了農作物看不到任何大型灌溉設施,棚內采用膜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設備,只要打開機器,水就通過滴灌帶滴到了植物根部,相較于傳統的大水漫灌,使用水肥一體化的滴灌系統,節水率可達50%以上,可節肥20%以上,綜合效益可提高10%以上。

說到農業智能節水,現場負責人趙越顯得很興奮:“以往‘大水漫灌’很費水,放水必須有人盯著,一盯就是一天。使用智能節水灌溉系統后,村民可以遠程開關閥門、調節水量,水流精準到達作物根系,灌溉效果更明顯。”

在糶糧務村生活污水處理站中控室,工作人員邊查看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況邊介紹道:“在智能化體系下中控室可以檢測全區域污水處理情況。經處理站處理后的中水完全可以達到灌溉標準,并已接入園區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進行資源化利用,既緩解了當地水資源壓力,又節省了水資源投入成本費用,且帶來可觀的環保效益。”

農業用水占全國總用水量的60%以上,做好農業節水是做好節水工作的重要一環,在當下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這些高精尖的現代化工業運行模式下農業節水大有可為。

工業節水  卓有成效

水是工業的血液,鋼鐵、造紙等許多行業的每項生產工序都離不開水,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意義重大。

南水北調受水區5省市深入推進工業節水改造,加強高耗水行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規模以上高耗水行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整體達到92%以上。

北京市持續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改造、淘汰落后產能企業2367家,工業用水量減少34.3%。天津市偏重偏舊產業結構明顯改善,高耗水產業與新興產值優勢產業占比由38:41調整為27:53。河北省積極淘汰落后產能,高耗水工業用水量占工業用水量比例減少18%,重點鋼鐵企業噸鋼取新水量下降至2.2噸左右(國內先進水平)。山東省結合工業新舊動能轉換和轉型升級,壓減粗鋼產能2110萬噸,淘汰焦化落后產能2800萬噸,關停、轉移電解鋁產能562萬噸,倒逼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河南省實施工業節水綠色化改造,在8個重點用水行業,開展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44個。

在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水針制劑生產車間內,監測玻璃安瓿瓶的超聲波清洗情況。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悅康藥業建立了企業水耗實時監控系統,加強企業各車間的用水監督力度,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于2021年投資建立了濃水回收系統,今年還上線中水處理系統。兩個系統投入運行后,企業可實現日均回收利用水量450噸,將為企業每年節約水費108萬元。

坐落于天津市寧河區經濟開發區的玖龍紙業(天津)有限公司,是地地道道的用水大戶。讓人刮目相看的是,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用水大戶也成為了業內有名的節水大戶。

11月30日,筆者走進玖龍紙業的造紙車間。公司負責人胡修柱介紹:“在造紙生產過程中,采用了多段通氣式蒸汽冷凝水系統,以單臺紙機蒸汽冷凝水回收量每小時100噸計算,每天能回收2400噸,通過此系統造紙廠每年可回收的水量約為326萬噸。”

造紙車間的中水回用設備采用了物理、IC厭氧、好氧、淺層氣浮、芬頓共五級污水處理工藝,實現了大部分造紙中水循環利用。在管理層面推行一系列節水管理制度,每個車間設置節水員專崗,通過這一套節水組合拳,造紙廠每年節水量約為3200萬噸,節水效率為國內行業領先水平。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意見》提出,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到2025年全國年用水總量控制在64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6%左右;到2030年,節水制度體系、市場調節機制和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用水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節水已成為緩解水資源矛盾、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

南水北調受水區節水,依然任重而道遠。

作者:靳經緯   編輯:瑤薇
  • 舉報平臺

  • 官方微信公眾號

鄂ICP備2022018035號 版權所有: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網站統計:您是訪問本站的第 10880403位嘉賓   |   法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