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善治國者,必先治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水網主骨架、大動脈。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南水北調工程,親自部署推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親自擘畫國家水網宏偉藍圖。
殷殷囑托記心間
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都水利樞紐,強調“南水北調,我很關心,這也是國之大事”,提出要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
時隔半年,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又來到南水北調中線源頭考察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并于次日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
頂層設計,謀篇布局,國家水網加快構建。
隨著沿線城市對喝好水用好水需求的不斷增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資源供應不足問題日益突出,增加中線調水量勢在必行。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后續水源,引江補漢工程應運而生。
2020年10月23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唯一跨流域超大型供水工程開發運營集團化企業,南水北調集團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圍繞構建國家水網之“綱”,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國家水網。
2021年10月,引江補漢工程項目法人籌備組正式成立,2022年2月25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主要任務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引江補漢工程,全力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
三年來,在集團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江漢水網公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5·14”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承擔國家重大戰略和使命任務,牢記“立志引江補漢、打造江漢水網”的使命和“建一流水利工程,創一流涉水企業”的愿景,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創新管理,持續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一流水網企業、一流水網工程。
三年來,湖北省和工程沿線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引江補漢工程,逐步完善省、市、縣(區)級協調機制,及時把江漢水網公司納入省級協調領導小組。各相關縣市積極謀劃出臺推進工程征遷移民等相關制度規定及工作措施。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的氛圍愈加濃厚,工程建設協調力度進一步加大,推進合力進一步凝聚。引江補漢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環境愈發良好。
三年來,有資深同志榮退離崗、轉崗,有青年骨干經層層選拔充實一線,形成“老竹蒼勁新筍拔節”的人才梯隊格局,生動詮釋著“經驗傳遞不斷檔、創新活力永激蕩”的團隊精神。站在新起點上,江漢水網這支薪火相傳的隊伍正如奔涌江河,以積淀之力潤澤事業沃土,續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三年來,荊楚大地,群山連綿,一條條隧洞向著大山深處掘進,引江補漢工程建設進度條再度刷新,主隧洞掘進已超過4.3千米,支洞掘進已超過17.6千米,全線10臺TBM各具特色命名并實現6臺下線,首臺TBM“江漢先鋒號”已于2024年12月2日掘進始發,共計實現3臺TBM掘進始發,累計完成投資超過75億元。
“五個工程”樹標桿
2017年4月,水利部批復了長江水利委員會編制的《引江補漢工程規劃任務書》,引江補漢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啟動。2022年5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標志著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即將從規劃論證階段轉入建設實施階段。2022年6月,引江補漢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批,引江補漢工程進入加速期和快車道。2023年6月,引江補漢工程前期施工準備工程(宜昌段、保康段、谷城段)開工建設;2023年9月,引江補漢工程整體初步設計報告正式獲批;2023年12月底,隨著新進場7個主體施工標開工令的下達,引江補漢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汪安南強調,要切實抓好引江補漢工程質量、安全、環保管理,打造水網建設標桿工程。
江漢水網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集團黨組決策部署,扛牢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引江補漢工程這一主責主業,強化項目法人首要責任,建立健全以“進度為主線、安全為紅線、質量為底線、投資為上線”的四控并重管理體系,全力推進“安全、精品、綠色、智慧、陽光”引江補漢工程建設。
建設安全工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堅決做到“逢掘必探”。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應用,隧洞施工全面推廣超前鉆機、鑿巖臺車、鉆錨注一體機、智能二襯臺車、智能養護臺車等大型機械化配套施工,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建設精品工程。堅持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推行首件工程認可制,推出了工地試驗室、光面爆破、矮邊墻鑿毛、襯砌鋼筋安裝等39項首件工程。全面推廣“工廠化、專業化、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在工程全線建成行業領先的現代化砂石系統、綜合加工廠、混凝土拌和站、預制管片廠,有效保障工程質量。
建設綠色工程。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引江補漢工程建設始終,將環保設計與周邊地形地貌充分融合。攔擋苫蓋與邊坡復綠并舉,全線推廣使用植被生態混凝土技術,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減少生態破壞、保障綠色施工。全線高標準建設運行廢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實現施工生產生活廢污水100%處理達標+100%回收利用。
建設智慧工程。圍繞“三高三多”等地質難點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以“五化”為支撐,加快工程現場全域感知網建設,在沿線建成8個智能建造中心,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的全面智能管控,助力工程建設管理“安全、降本、增效”。建成覆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孿生平臺,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局”。
建設陽光工程。建立廉潔共建機制,與地方各級紀檢監察組織簽署廉潔共建協議,以“合同方式”聯結各參建單位,簽訂廉潔共建備忘錄,明確各方“十不準”,構建清清爽爽的合作關系,著力營造和諧向上、水清人凈的建設氛圍。
2024年1月9日,由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湖北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的南水北調國家水網工程建設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在引江補漢工程保康段8號平洞現場舉行啟動儀式。大力營造“南水北調開新局 國家水網立新功”的勞動氛圍,為推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凝聚強大合力。
創新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通過專班攻堅、容缺受理等舉措突破復雜審批流程,為工程建設掃清政策障礙。針對砂石骨料供應核心需求,政企聯動創新礦產資源保障模式,成功攻克采礦權規劃調整等難題,實現國家重點調水工程首宗大型石料場采礦權落地并啟動智能化生產系統建設,剩余采礦權審批全面提速,引江補漢工程全線永久用地審批手續高效完成,出口段工程項目取得不動產權證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為引江補漢工程高質量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改革提升促發展
按照國企改革新形勢、新任務,江漢水網公司持續推動改革提升,完善治理機制,強化精益經營,提升競爭力。
加快完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和治理體系。修訂公司章程,完善公司“三定”方案,制定董事會議事規則和授權決策方案,進一步厘清公司黨委、董事會、經理層權責邊界和重大事項決策程序,保障決策系統精準、高效。
按照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在制度建設、管理提升基礎上,建立健全和修訂完善公司180多項制度辦法,實現管理制度全覆蓋、管理流程全管控,完成了工程高質量建設的“四梁八柱”搭建。
聚焦公司治理和工程建設,全面梳理改革深化提升、價值創造以及發展規劃年度任務等200余項重點改革事項,制定改革明白卡,持續深化管理能力提升和價值創造。
以基層改革和基層單元管理創新為契機,全面梳理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成果和經驗,創新性融合了規范化、標準化、網格化管理,形成了“三化融合”的管理模式。公司改革深化提升和價值創造月度完成比率持續穩定在集團公司二級單位第一方陣,取得良好成效。
圍繞完善和發揮公司項目法人、企業法人、區域總部職能的目標,加快推進水網科創中心建設,增強職工凝聚力和歸屬感,公司的長遠發展、員工的美好愿望有了保障。
社會責任利民生
江漢水網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化企地合作,在引江補漢工程建設中,積極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因地制宜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成立志愿服務隊,參與地方共建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組織沿線參建單位建成進場道路18條,總里程約48千米,建設交通橋梁5座,保障工程建設的同時,打通交通瓶頸,助力鄉村道路亮化升級,推動鄉村交通網絡優化,極大地便利了居民生活。
通過以工代賑,廣泛吸納本地勞動力,有效拓寬當地居民就業渠道,促進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開工以來累計吸納以工代賑2000多人,帶動就業6000余人次,有力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形成國家水網戰略與鄉村全面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企地共建謀發展,在土建1標1號平洞附近,得益于進場施工道路建設,山上原有的土坡路變為高標準公路,方便了群眾出行。在土建8標的施工現場,工程道路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機融合,不僅方便工程車輛通行,也方便當地山區群眾的日常生活,極大地改善了五山鎮謝灣社區1396戶6830名村民的出行條件。一面印著“企地共建謀發展,合力打造致富路”字樣的錦旗就是暖暖的認可。
近日,江漢水網公司收到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政府感謝信;引江補漢工程沿線三個現場建管部分別獲得宜昌市夷陵區“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襄陽市保康縣“2024年度全縣突出貢獻企業”、襄陽市谷城縣“2024年度突出貢獻企業特別獎”榮譽稱號,還收到來自參建各方反饋的感謝信。這些榮譽既是對江漢水網公司全力推進引江補漢工程高質量建設工作的高度認可,也是對公司履行國資央企社會責任、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充分肯定。
黨建引領筑根基
江漢水網公司始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效,為公司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把方向,引領保障發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鞏固主題教育成果,貫徹落實集團部署。提出“高質量建設引江補漢工程,高水平創建江漢水網公司,高起點打造集團區域總部”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扛牢主責主業,實現了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公司治理趨于完善、發展基礎更加夯實的良好局面。
管大局,加強統籌謀劃。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和中心組學習制度,全面落實“四個以學”機制,制定完善21項黨建工作制度,切實提高黨委議事決策質效,帶動各級黨組織全面提升政治站位、推深落實重點任務。
保落實,匯聚各方合力。大力推動智慧黨建系統運用,圍繞引江補漢“五個工程”建設,深化“黨建+一流工程”和“一崗一區一隊”創建,以小切口推動構建大黨建格局。
強監管,夯實“兩個責任”。定期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落實黨委紀委會商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作用,扎實開展黨委委員履行“一崗雙責”述職、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和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深入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項治理,大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構建大監督格局。
樹品牌,推動工作創優。立足引江補漢“五個工程”建設,加強宣傳推廣,講好引江補漢故事,2024年全年17次登上中央媒體,入選水利部2024年度最具影響力十大水利工程,建管三部榮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強隊伍,筑牢發展根基。積極承接集團人才強企戰略,實施多渠道引才,構建工程技術、經營管理、復合型人才梯隊。按需選配干部骨干,強化中堅力量。實施“雙向培養”,統籌安排應屆生赴工程一線摔打錘煉、優秀年輕干部赴集團總部鍛煉學習。推行老帶新滾動培養機制,對近3年40名畢業生分階段進行滾動培養。搭建博士講壇、創新團隊等平臺,加速青年成長成才,為公司發展培養后備力量。
三年來,全體江漢水網人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參建各方和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經營業績指標全面完成、安全形勢總體穩定、重點工作成果豐碩、智能化建設亮點紛呈、工程面貌全面提升、品牌形象更加亮眼的良好局面,為高標準高質量打造一流水網企業、一流水網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
展望未來,江漢水網公司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定踐行“讓中國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聚焦主責主業,扛好政治責任,深入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推動一流江漢水網公司建設和一流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構建推廣“大黨建大監督大生產”格局,努力打造“共同的水網、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榮譽”江漢水網價值理念,為“一泓清水永續北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