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features
光陰流轉,步履鏗鏘。從初出校門的年輕學子,到如今在工程浪潮中奮進爭先的引江補漢人,一年來,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三部七名新職工扎根一線,揮灑汗水,完成從“新兵”到“強兵”的蛻變,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水利人的擔當。
陽潤超:從“紙上藍圖”到“肩負重任”
初入工地時,“引江補漢”于我僅是抽象概念。一年來,我積極投身土建7標現場管理、征遷協調及安全監測等工作,一路汗水,一路成長,收獲頗豐。在公司“師帶徒”的協議下,我跟著經驗豐富的師傅,開始系統學習施工圖紙、規范標準與流程,從協助進行日常質量巡查、進度跟蹤做起,逐步嘗試獨立核查部分工序,參與協調解決現場問題。每一次深入隧洞,每一次與參建單位交流,都讓我對“紙上規范”如何落地有了更生動地理解。征遷工作是保障工程順利推進的關鍵一環。我積極協助處理征遷資料整理、協議簽訂、不動產權證書辦理等事務性工作,并深入村鎮,直面群眾,傾聽訴求。安全是工程建設的生命線。我認真參與安全監測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初步分析工作,學習各類監測儀器原理及預警值含義。通過定期查看邊坡位移、隧洞收斂變形等關鍵數據,我深刻理解了“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安全鐵律。
鄭旺:在攻堅中讀懂“大國重器”
當石花交通洞超額完成年度開挖目標的捷報傳來時,作為入職剛滿一年的建設管理員,我撫摸著安全帽上斑駁的劃痕,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大國重器”四個字的分量。300多個日夜,我與土建8標共同成長。面對工期緊張、地質復雜諸多挑戰,我們以“進度條”為目標,石花交通洞、主洞施工屢破節點,“江漢龍安號”TBM整機組裝進度遠超計劃;我參與建立的全流程預報體系成了攻堅利器,成功預報多次不良地質,為工程安全掘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編制的風險提示卡也化為萬千建設者的“護身符”;在工地課堂中,從看不懂專項超前地質預報圖到每一期成果會商,從計量結算的手忙腳亂到參與發布檢查通報,從對重大危險源巡查的不熟悉到針對TBM9組裝洞開挖圍巖變化問題,我每天分析安全監測數據,形成安全監測日報、月報。引江補漢工程土建8標的每一米洞挖進尺都在丈量我的成長軌跡,我忽然懂得:所謂大國重器,是進度、精度與安全的同頻共振。
劉軼杰:以“綠”為筆,繪就生態畫卷
過去一年,我深度參與了引江補漢工程環保水保全周期管理,見證了施工區域生態環境由表及里的系統性蛻變。在現場管理層面,通過系統梳理廢水處理、施工揚塵控制和植被恢復等環節的操作要求,明確各級管理人員職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為了盡快實現施工邊坡綠化效果,我積極組織監理、設計和施工單位,共同制定科學的復綠方案,優先選用本地適生樹種和草種,采取植被生態混凝土護坡、土壤改良、噴播植草、苗木補植等一系列新型措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施工區域的生態環境。一年來,我策劃組織3場生態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和節能宣傳專題培訓,通過案例解析、實操演練等方式,強化全員環保責任意識。現場環水保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土建7標、8標、9標污水處理設備均已建成并正式運營,實現廢水處理后水質達標率和回收利用率雙百目標。
劉華仁:在“較真”中守護質量生命線
質量安全是水利工程的命脈所系。365個日夜,我作為工程質量管理鏈條中的一環,在實干中不斷校準自己的坐標。從最初配合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月度檢查的緊張生澀,到如今能夠獨立組織質量檢測、監理及施工單位對試驗室和拌和站開展專項檢查;從協助編制各類報表時的反復核對,到如今可以熟練統計單元工程評定情況、精準跟蹤建管系統質量驗評進展;從學習草擬會議通知紀要,到獨立督辦土建7標、8標及監理3標的質量問題整改清單,推動每一個隱患閉環……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的事項,見證了我從“初學者”向“獨當一面”的蛻變。尤其每月對土建7標、8標質量問題清單的督辦落實,讓我深刻體會到:質量管理的核心在于“較真”,在于讓每一項標準穿透最后一米,抵達施工的毛細血管。
王三省:堅守質量管控底線
我的工作圍繞“質量”二字展開:每月對轄段內所有開工項目開展施工質量檢查,半年內累計形成12份月度專項檢查通報;配合水利部、長江委等各級檢查,督促整改問題超百項;參與數字建管系統質量管理模塊信息錄入,推動參建單位規范使用管理平臺……這些具體工作讓我深刻體會到,“大國重器”的美譽背后,是無數個細節的精益求精。記得首次獨立負責土建8標質量整改督辦時,面對隧洞支護參數復核的專業難題,我帶著設計圖紙扎進現場,對照規程規范逐項核驗,最終推動問題閉環整改。正是這種“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的實踐,讓我從“隧洞施工初學者”逐步掌握開挖、支護、襯砌等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要點。
2024年底,參與集團“新時代南水北調鐵軍勇士”宣講活動的經歷,更讓我從前輩們的事跡中讀懂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深刻內涵。
趙琦:用心守護工程安全
初入質安處,面對施工現場錯綜復雜的作業面、交織密布的管線網絡,我深切體會到“安全無小事”的千鈞分量。在部門前輩的指導下,我系統學習《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法規,將“三同時”原則內化于心,在隧洞支護參數核驗、爆破作業審批等實踐中,逐步構建起安全管理思維。安全管理不僅是冰冷的制度執行,更是溫暖的人文關懷。“安全微課堂”進班組活動、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網格化穿透式管理等,讓安全施工的理念浸潤人心,安全教育中看到的典型事故案例,更加堅定了“安全教育要入腦入心”的信念。在部門推進數字化改革過程中,我積極參與BIM安全管理模塊的功能優化,協助完成地質監測數據與現場視頻監控的聯動測試,為后續實現部分風險點的可視化預警積累經驗。
瞿歌:以綜合工作凝聚奮進力量
這一年,我主要在做建管三部的黨建、宣傳、紀檢、工會等工作,在綜合崗位上不斷積累經驗、磨礪自我。我學會了“三會一課”的規范組織,依托“大黨建”工作機制,和參建單位聯合舉辦了“黨建+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黨建+綠色”植樹活動、迎“七一”等特色黨日活動,與“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先進事跡宣講團的成員們前往集團各子公司,開展3場宣講活動,并定期組織“小水滴”守水護水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新聞通訊員,一年來負責了100多篇新聞稿件的寫作、修改、審核,它們發表在公司官網、集團公眾號和各主流媒體平臺,創新制作了第一部微電影,展現了基層一線青年職工的青春風貌,結合所學所感組織了轄段內的新聞宣傳培訓,分享新聞寫作知識,凝聚“大宣傳”合力。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人生因拼搏而美麗。未來,這群青年建設者將帶著淬煉出的韌勁與擔當,以更扎實的態度、更專業的技能,繼續投身工程建設,為引江補漢順利推進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