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features
七月的江漢平原,碧波涌動,由水電十四局承建的引江補漢工程土建8標始終以廉潔共建為筆,在漢江之畔勾勒出風清氣正的建設圖景。從歷史文脈中汲取廉潔養分,在多方協同中筑牢監督防線,用創新實踐擦亮廉潔底色,土建8標走出了一條“文化鑄魂、機制護航、實干立身”的廉潔共建之路,為工程高質量推進注入持久動力。
深挖歷史資源,厚植廉潔文化根基
自進場以來,土建8標便深諳“廉潔根基在文化”的道理,將地域歷史與廉潔理念深度融合。團隊循著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赤誠足跡,深挖滄浪文化“水清濯纓”的處世智慧,把這些跨越千年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建設者的行為準則。組織專人對周邊歷史遺跡、文化故事進行實地考察與資料采集,梳理出與廉潔相關的文化脈絡。通過這些工作,將屈原的廉潔精神與滄浪文化中的清廉內涵融入廉潔文化建設之中,讓傳統文化成為廉潔教育的生動教材,為廉潔文化建設注入深厚的歷史底蘊。
開展多樣活動,深化廉潔共建成果
廉潔共建從來不是單打獨斗,在江漢水網公司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三部的帶領下,土建8標主動牽線搭橋,與監理、地方政府等單位加強合作,落實“室地企”廉潔共建機制。項目部與各方一同走進谷城縣稅務局廉政教育基地,沿著展區路線,認真觀看記錄貪腐案件的展板,在多媒體放映廳觀看警示教育片,特別增設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學習環節,通過剖析典型案例,以案為鑒強化紀律意識。在引江補漢廉潔共建推進會上,各方代表齊聚一堂,針對廉潔風險點和工程建設的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共同簽署廉潔共建協議,明確各方職責,完善監督機制。結合征地移民、水環保、用地要素辦理等難點堵點建立有效聯絡及監督機制,為工程建設掃除障礙。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項目部與各方形成了廉潔共建的強大合力,進一步深化了廉潔文化建設成果,營造出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紀律保障。
廉潔載體落地,打造廉潔文化陣地
讓廉潔理念落地生根,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載體。營地入口處的“廉潔石”上,“清廉”二字歷經風雨愈發厚重,就像建設者們心中的標尺,時刻丈量著言行舉止。兩株與建管三部、海策監理攜手種下的“廉潔樹”如今已亭亭玉立。“廉潔樹”旁,“引江補漢工程廉潔共建監督員”和“引江補漢工程廉潔共建舉報牌”兩塊標識牌,公示著監督員名單、監督職責,以及舉報電話和地址,將廉潔監督的主動權交到每個人手中。在項目部營地的大門兩側,還設立了廉潔文化長廊,呈弧形鋪展,宛如兩條鑲嵌在營地的“廉潔絲帶”,與營地整體風格相得益彰。長廊內側,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展板依次排開,賞心悅目。此外,在營地的墻面上、辦公區的走廊里、工位上,精心設計的廉潔標語、廉潔承諾隨處可見,就連工地顯眼處也張貼著醒目的現場負責人廉潔承諾宣言及黨員責任區、青年突擊隊等展牌,讓廉潔意識在鋼筋水泥間扎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