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8月8日,引江補漢工程10號豎井掘砌到底,完成484.25米的掘進任務。這是引江補漢工程全線首座掘砌到底的豎井,為后續豎井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10號豎井位于引江補漢工程關鍵線路,采用單井型式,凈斷面直徑7.8米,井深484.25米,建成后主要承擔井底聯通洞及輸水主隧洞鉆爆段施工時的出渣及人員、設備、物料運輸任務。
作為全線首個開工的豎井工程,江漢水網公司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二部始終以“打造標準化示范工地”為目標,聚焦關鍵技術攻關和智能裝備應用,通過標準化作業流程優化開挖、出渣、初期支護、襯砌等工序,推動豎井施工質效全面提升。
智防筑基,安全管理全程護航
面對10號豎井“地理封閉、圍巖脆弱、氣體復雜、設備集中”的多重風險疊加挑戰,項目創新構建了“五維智防”安全管控體系:通過三級防汛預警嚴防洪水倒灌;應用氣體監測聯動通風系統,超標自動強排并廣播撤離;布設圍巖變形實時監測網精準預警;打造提升機監測、信號閉鎖、用電監控“三重防護”保障設備本質安全;部署AI視頻系統全域覆蓋,智能識別安全違章與風險。
同時,依托數字化建管系統實現隱患排查“閉環管理”,研發巡查小程序,實現設備日、周、月檢在線可追溯。構建立體通訊、雙級物資儲備、三級疏散路徑,并應用UWB厘米級定位系統實現人員精準定位與SOS報警,嚴格落實應急管理“四基保障”。
這套深度融合數字孿生理念的智能化安全管控體系,為10號豎井安全高效掘砌提供了核心支撐,其成功實踐使其成為全線安全管理標桿,為豎井施工安全管理規范化起到了引領作用。
科學統籌,進度管理精準高效
10號豎井施工面臨“圍巖破碎且巖性復雜、地下水豐富、井壁穩定性差”三重技術挑戰。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建管二部緊扣“動態設計、精準施工”核心技術路線,打破傳統靜態參數施工模式,組織推行“一環一總結、一環一提升、一環一考核”機制,構建全流程閉環管控體系,以縮短單循環作業時間為突破口,細化各道工序的工作內容與時間節點,針對連續循環作業不斷提升施工工效。
通過召開工效分析專題會、優化施工工藝、落實作業班組激勵機制等多種手段,豎井施工效率穩步提升,施工組織能力顯著增強。
憑借高效的施工組織與管理,10號豎井掘襯速度從初期單月不足30米提升至單月64米,為引江補漢工程整體進度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驅動,技術管理攻堅克難
水利工程深豎井施工技術復雜,面臨諸多區別于采礦領域的獨特挑戰,可借鑒的成熟經驗相對有限。建管二部聯合施工單位,立足水利工程實際需求,精準破解制約安全、質量和效率的“硬骨頭”——針對襯砌混凝土高效入倉與精準振搗、提升系統鋼絲繩長效防護、大型設備安全吊裝以及提升機運行安全保障等核心環節開展技術攻關,組織力量大力開展技術革新與“五小四新”活動。
一系列源于現場實踐、服務于現場需求的創新成果應運而生,并在反復驗證中不斷優化完善。這些創新應用顯著提升了關鍵工序的安全可靠性、質量控制水平和整體作業效能,成為驅動10號豎井突破復雜地質與技術難關、實現安全優質高效掘砌到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