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近日,江漢水網公司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二部以雷霆之勢,迅疾響應,推出一系列擲地有聲、扎實有力的舉措。參建各方負責人“眼睛向下”、挺膺在前、靠前指揮,“洞長”制、領導帶班制、夜班巡查制等多項制度落地,領導班前講話、“一車一證”精細管理、灌漿技術攻關等多元舉措實施,全面強化了現場安全管理水平,牢牢夯實了工程建設安全防線。
安全之基,言傳身教——強化班前安全講話
全面提升一線作業人員安全意識,通過網格化穿透式管理機制,壓實核心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既掛帥又出征”,一竿子插到底。建管二部轄段內各項目經理、副經理、總工、安全總監、工區負責人等29名班子成員紛紛下沉一線,在隧洞、地表灌漿、料場等14處重點工區親自主持班前講話。建管部每日對領導班前講話落實情況進行抽查,并通報講話成效,確保安全教育內容傳達到位、執行到位,促進安全意識以上率下、深植人心。
運輸安全,憑證通行——嚴格進洞車輛管控
面對隧洞8%–9%的大坡度路況環境,車輛溜滑風險顯著,管片運輸雙頭車、通勤車、混凝土罐車、運渣車及各類作業機械等重型設備密集,傳統方式難以全面管控風險。建管二部創新借鑒“牌照”管理模式,實施進洞車輛通行證管理,嚴格審核車輛安全狀況和駕駛人員資質,禁止無通行證車輛進洞。經系統排查,對符合要求的203輛合規車輛發放專用通行證,執行“人、車、證”統一造冊備案,做到“一車一證、人車一致”。同時加大檢查力度,對發現安全隱患的車輛立即收回通行證,責令限期整改,對“帶病”車輛進洞進行嚴厲處理,切實織密運輸安全防護網。
責任到人,全覆蓋管理——全面實施“洞長”制
建管二部轄區全面構建并實施“洞長”責任制,將所轄5條隧洞、2個豎井、5處地表灌漿區、2號管片廠、張家山砂石料場、拌和站及棄渣場等28個工點全部納入洞長管理范圍,實現洞長管理“無死角覆蓋”。各工點洞長均由建管部人員及施工、監理、設計單位副職以上人員共同擔任,各工點現場懸掛洞長公示牌,洞長負責所轄工點的安全管理協調、風險排查和應急處理,進一步壓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及各參建單位主體責任,實現安全管理無盲區、全覆蓋,安全責任無縫對接、一抓到底。
領導帶班,夜班巡查——雙重機制強化監管
各參建單位每月制定并上報白班、夜班領導帶班計劃,現場設置帶班信息公示牌,明確當日值班領導及其聯系方式,建管部對帶班領導在崗情況及帶班履職記錄進行不定期抽查,對無故缺崗、隨意替崗等行為予以嚴肅處理。同步建立夜班巡查常態化機制,明確施工單位負責人、監理單位負責人、設計單位負責人、建管部負責人巡查頻次,通過高頻次的夜間督查,有效提升夜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全天候筑牢安全防線。
技術攻堅,突破富水瓶頸——灌漿攻關在一線
針對8號檢修交通洞富水段施工難題,建管二部整合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關鍵技術力量,牽頭成立灌漿技術攻關小組,由建管部總工擔任組長,率隊深入一線,制定灌漿方案,總結提煉灌漿技術參數,把控作業工序,針對性開展超前灌漿、徑向灌漿和防滲灌漿試驗,廣泛探究油性聚氨酯、磷酸水玻璃等化學灌漿材料性能優劣,顯著提升了富水段圍巖防滲與固結灌漿效果,為復雜地質條件下隧洞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切實做到“懂水、熟水、會治水”。
下一步,建管二部將持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狠抓“四個到位”,切實打好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攻堅戰和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