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本站訊 9月23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主持專題會商,視頻連線水利部長江、淮河、珠江水利委員會和太湖流域管理局,分析研判第18號臺風“樺加沙”發展態勢,進一步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廖志偉參加會商。
李國英指出,臺風“樺加沙”是今年影響我國的最強臺風,具有移動路徑長、風圈半徑大、水汽含量高、風力強度大、影響范圍廣、風雨潮“三碰頭”等特點。受其影響,珠江流域北江、東江、韓江及西江部分支流,海南南渡江、萬泉河等,江蘇里下河地區、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閩西、粵東、粵西、桂南、海南沿海中小河流及潮位站可能超警戒。
李國英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視、充分準備、嚴陣以待,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目標,抓細抓實臺風暴雨洪水防御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項機制”,全力打好臺風“樺加沙”暴雨洪水防御硬仗。
李國英要求,緊盯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強化各項防御措施。一要加強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工作。密切監視臺風“樺加沙”發展態勢,精準定量預報,臺風停編后持續對殘余環流影響開展監測預報;已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全部投入運用,預報預警信息直達防御一線;加強對防御對象開展洪水預演,精準研判風險,實時優化調度方案,及時果斷發出調度指令。二要突出抓好山洪災害防御。強化山洪災害監測預報,動態調整預警閾值,提前精準發布預警;完善山洪災害風險區管理清單,細化風險區人員特別是旅游、施工等流動人員管控措施;嚴格落實“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不擅返”五個關鍵環節責任和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三要強化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加強中小河流重點區域、薄弱堤段堤防巡查防守,逐一排查清理河道內行洪障礙,確保行洪暢通;第一時間轉移可能漫堤上水的街區、村鎮受威脅群眾,確保人員安全;預置搶險人員、料物、設備,做到險情搶早、搶小、搶住。四要確保水庫安全度汛。逐水庫落實安全度汛責任,“三個責任人”全部上崗到位;以中小水庫、病險水庫為重點,靶向提醒精準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嚴格執行病險水庫汛期限制運用措施;加強水庫大壩、溢洪道、放空設施等關鍵部位巡查和應急處置,做到險情早預測、早發現、早處置、早消除,確保水庫不垮壩。五要確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進一步壓緊壓實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在建工程項目法人安全度汛首要責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落實安全度汛措施,確保人員安全、工程安全。六要強化城市外洪內澇防御。綜合采取“外控、繞排、內守、強排”措施,全力抵御外洪進城,落實城市洪澇聯排聯調機制,全面檢查排澇泵站、排水通道等設施設備,確保正常運行;聚焦城市“三地一低一橋”(地鐵、地下空間、地下車庫,低洼地區,下穿立交橋)等易積水區域,提前落實關停、管制等管控措施。七要精細調度流域水工程。根據降雨預報算準算清水賬,將影響區內水庫、水閘、河道水位及流量動態控制在合理區間;充分發揮流域防總平臺作用,依法依規強化監督指導,確保調度指令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