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features
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后續水源工程,連接三峽工程與南水北調工程兩大“國之重器”,安全生產是工程建設的“紅線”,更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在江漢水網公司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一部,安全管理人員陳洋洋以高度的責任感與飽滿的工作熱情,深耕安全生產、防洪度汛與應急管理一線,用腳步丈量責任,成為安全生產這片沃土上的耕耘者。
建設一線是深入學習的沃土
陳洋洋,中共黨員,建管一部質量安全處職工。202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他來到江漢水網公司,投身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工程現場是最好的課堂。”這是陳洋洋入職以來最深的感悟。入職前半年,他駐守太平溪工區,身兼現場管理與安全管控職責。面對雙重壓力,他將挑戰視為機遇,在“泥土裹滿褲腿”的日夜里,他的策劃協調、風險管控、應急處突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經歷了磨礪,他褪去書生氣,淬煉出工程人特有的堅韌筋骨,對工程技術規范和安全生產管理有了深刻體悟。這段經歷讓他深知深入一線的價值,更培養了他面對艱險敢于攻堅、面對競爭敢于爭先的責任與勇氣。當親眼見證自己參與管理的標段順利完工時,所有的付出都化為了無比的成就感與自豪感,青春的價值正鐫刻在每一寸安全掘進的隧洞之中。
敢于擔當是成長成才的法寶
“要多做難事,做難事必有所得”是陳洋洋的座右銘,更是他破解難題的行動準則。自2024年開始,陳洋洋的工作重心轉向安全管理,他便帶著這份信念快速扎根。
2024年初,他牽頭負責了引江補漢工程建管一部轄區主體標段20大項安全生產資料的緊急備案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他日夜奮戰,與參建單位一同,逐條對標、逐項審查,最終高質量完成了安全生產資料編制。建管一部承擔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點任務,面對無經驗可循的全新領域,陳洋洋和同事們雖有茫然,卻沒半點退縮。查規范、學標準、做調研,僅用兩周就高效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處室狀態評價報告,其專業度與時效性贏得專家及領導的一致認可。無論是日常隱患排查、防洪度汛、危大工程安全管理,還是推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六項機制等工作落地,他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安全管理的賽道上自強不息、勇于擔當,全力守護工程建設平穩推進。
改革創新是持續提升的路徑
“安全管理不能守舊,要跟著工程需求‘迭代升級’。”作為建管一部參與集團改革深化提升試點工作的核心成員,陳洋洋始終將“創新”作為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關鍵。
他積極投身改革實踐,深入總結提煉,為構建“安全管理、科技興安、能力提升”三位一體、協同共進的網格化穿透式安全管理體系積極助力。該體系以科技賦能解決本質安全為核心需求,以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助推管理團隊能力提升,實現了安全生產管理和本質安全技術“雙效提升”。在工作實踐中,他與同事一道摸索并建立了一套隱患排查指導手冊,為網格化穿透式管理提供清晰實用的技術支撐。憑借扎實的改革實踐,他撰寫的改革提升微案例全文摘錄于集團改革簡報,主筆的管理創新成果也被公司推薦至集團公司。
陳洋洋是建管一部建設管理團隊的優秀縮影之一。他們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緊繃安全紅線,擰緊責任鏈條,持續整治風險隱患,全力營造安全氛圍,為引江補漢這項國之重器的高質量建設保駕護航,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新時代水利人的安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