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新聞發布會現場
本站訊 9月29日,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并與水利部副部長陳敏、相關司局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主持發布會。
李國英指出,“十四五”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我國水利發展取得新成效,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作出了新貢獻。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2022年水利建設完成投資首次邁上萬億元大臺階并連續3年突破歷史紀錄,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項,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加快優化,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水旱災害防御取得新成效,戰勝了3981條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條河流為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洪澇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有效應對長江、珠江等流域嚴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區群眾飲水安全和灌區農作物灌溉用水需求。河湖生態環境面貌發生新變化,斷流百年的京杭大運河、斷流27年的西遼河、斷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線貫通,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達98.6%,整治“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14萬個,京津冀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較“十三五”末分別回升3.29米和7.67米,預計“十四五”末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73%。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預計“十四五”末國家水網覆蓋率達80.3%,耕地灌溉面積達10.9億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6%;加快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機制,健全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節水制度政策體系,在我國經濟總量連跨大臺階、糧食產量連年豐收的情況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2024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十三五”末分別下降17.7%和23.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565提高到0.580。水利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節約用水條例等頒布實施,120萬名河湖長為守護河湖履職盡責,七大江河流域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全部建立,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加快建設,安全大壩、生態大壩、智能大壩和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深入開展,多領域水利改革實現新突破并乘勢推進。
李國英表示,下一步,水利部門將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十五五”工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水利報等多家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