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features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水利人,畢業后有幸入職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投身于引江補漢這一國家水網骨干工程,是我職業生涯中莫大的榮幸。這條宛如巨龍般蜿蜒194.7公里的“地下長河”,肩負著優化國家水資源配置、保障區域水安全的戰略使命。
在這片匯聚行業頂尖智慧、凝聚各方心血與汗水的熱土上,我以青春之名,義無反顧地融入時代洪流,在攻堅克難的漫漫征程中不斷淬煉自身本領,在嚴守質量安全底線的堅定堅守中踐行使命擔當。
初入職場:在挑戰中蛻變
初入引江補漢,我瞬間被其宏大而復雜的規模深深震撼。隧洞開挖直徑超過12米,宛如一條巨大的地下通道正在徐徐開辟;沿線需穿越強巖爆、突泥涌水、高溫有害氣體等地質帶,施工難度極大。江漢水網公司作為工程的建設主力軍,始終秉持“初始即嚴、一嚴到底”的建設管理理念,精心搭建起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管控體系。
駐扎土建7標紫金工區的日子里,我深刻體會到質量安全管理的嚴苛,從原材料進場檢測的“三碼溯源”,到爆破作業的“雙人雙鎖”管控;從隧洞支護的“毫米級”精度要求,到應急預案的迅速響應機制。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對質量和安全的高度重視,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引江補漢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差不多”,只有“零缺陷”;沒有“僥幸”,只有“萬全”。
成長之路:師徒傳承賦能
公司推行的“師帶徒”機制,宛如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師傅不僅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豐富的管理經驗,更教會我如何依據規范和合同靈活解決現場問題。他以“工程無小事,質量安全大于天”的堅定信念,深深影響著我,讓我明白每一個細微之處都關乎工程的成敗。同時,師傅還向我詳細講解公司“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讓質量安全管理煥發出智慧的光芒。在科技的賦能下,現場應用BIM技術構建數字孿生系統,提前模擬施工風險;研發智能安全帽,實時人員定位;建立質量安全大數據平臺,實現隱患排查、整改閉環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讓質量安全管理更加高效、精準。
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我學會了用“放大鏡”仔細審視每一個隱患,用“顯微鏡”嚴格檢查每一處質量,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無可挑剔。如今,我已養成了“開工前查隱患、施工中控質量、收工后復數據”的職業習慣,將質量安全意識深深鐫刻進每一米隧洞的延伸之中。
展望未來:以微小鑄宏大
站在隧洞深處,望著燈光下蜿蜒伸展的“地下長河”,我愈發理解“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我的工作或許只是核對一份鋼材質量證明書、記錄一組監測數據、檢查一處安全防護設施、審核一次計量,但正是這些“微小”的堅守,匯聚成國家水網建設的宏偉壯觀。當前,工程正朝著安全有序的全線貫通目標加速推進,我將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智能建造中探索質量安全新范式,在生態保護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青春在守護江河安瀾中綻放光彩。
這一年的經歷教會我:水利人的成長,始于對江河的敬畏,成于對技術的追求,終于對質量安全的堅守。從初入職場的青澀到獨當一面的從容,從面對挑戰的忐忑到破解難題的篤定,這段歷程讓我深刻體會到,唯有將“質量第一、安全至上”融入血脈,才能在時代洪流中鑄就精品工程。
山河為卷,工程為筆,奮斗為墨,我將繼續書寫屬于水利青年的壯麗詩篇,為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貢獻青春力量!